陽光訊(段多銘 張小夢 記者 向博)就業是民生之本,一頭連著經濟發展,一頭連著百姓福祉。近年來,安康市寧陜縣人社局努力克服疫情影響,千方百計穩崗位、抓培訓、保就業,確保全縣就業局勢總體穩定。
抓培訓,促技能提升。為了讓更多的求職者掌握一技之長,提高就業創業能力,拓寬就業渠道,寧陜縣人社局聯合培訓機構,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組織實施系列職業技能培訓。結合直播銷售、修腳師行業吸納脫貧勞動力強的優勢,加大電商創業培訓力度,重點對就業困難群體進行培訓并推薦就業,截止5月,全縣開展技能提升行動培訓9批次238人次,其中培訓脫貧勞動力109人次,創業培訓134人次。
抓招聘,促人崗對接。就業服務不打烊、網上招聘不停歇,今年 “春風行動”活動期間,該縣共組織線上線下招聘活動24場次,發布崗位信息10000條,幫助500余人實現就業。同時將高校畢業生納入實名制登記管理,進行跟蹤服務。為退役軍人舉辦專場招聘會幫助其充分就業。在小水電整治期間及時跟進服務,幫助99名下崗職工解決了再就業問題。扎實開展縣域外出務工人員返崗復工“點對點”護送活動,累計護送3批50人。
抓創貸,促崗位開發。寧陜縣人社局全面落實創業擔保貸款扶持政策,助農增收致富,積極為創業者鋪設一條融資“綠色通道”,積極協調貸款發放銀行,進一步簡化工作程序和手續,完善工作流程,提高審核時限,為各類創業人員和創業企業提供規范、便捷、高效、優質的服務,以創業帶動就業,助力企業成長、助推鄉村振興。截至目前,已發放創業擔保貸款913萬元,扶持66戶鄉村能人就地創業,帶動就業230余人。
抓規范,促公崗管理。2022年,寧陜縣人社局深挖崗位資源,穩定公益性崗位規模,通過“規范進退制度、規范日常管理、規范資金發放“三項機制不斷加強公益性崗位人員管理,同時成立縣人社局專班檢查組,通過實地走訪分頭到各鎮進行公益性崗位核查工作,確保人崗一致。今年,寧陜縣已開發公益崗位1340個,共安置1134人就業,使公益性崗位成為大批就業困難人員的”兜底保障,極大的緩解了寧陜縣的就業壓力。
抓提質增效,促新社區工廠建設。通過近年來不懈努力,寧陜縣已建成新社區工廠34家,為了促進新社區工廠提質增效,堅持實行縣級領導聯廠、部門包抓的工作機制,在鞏固發展成果上,努力完成2022年新建3家任務。目前全縣社區工廠穩定提供就業崗位1000個,實現了100戶、300人以上搬遷安置社區全覆蓋,實際帶動就業683人,其中脫貧勞動力215人,充分發揮了新社區工廠帶動搬遷群眾就業增收和促進縣域經濟發展的作用。
抓兌現,促政策落實。今年年初,寧陜縣及時出臺了《寧陜縣穩就業十條措施》,鼓勵市場經濟主體吸納當地勞動力就近就地就業,還先后制定出臺了《關于對我縣社會保險補貼標準進一步規范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實施辦法并貫徹落實,從信息對接、服務保障、配套設施等方面為創業者提供了一系列制度保障。全面推行就業補助資金申報、審批等相關業務線上線下同步辦理,將享受補貼人員信息錄入陜西省公共就業服務信息系統。截至目前審批撥付就業資金505.84萬元,2000余人次享受就業創業政策扶持,審批撥付涉農整合資金85.31萬元。
截止5月,寧陜縣實現城鎮新增就業283人,失業人員再就業233人,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128人,開發公益性崗位1340個,發放創業擔保貸款913萬元,已實現全縣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55萬人。在今年4月份安康市政府召開的全市促進就業創業工作會議上,寧陜縣被授予“就業創業先進縣”榮譽。
編輯:奚欽